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将于2025年9月17—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随着东博会开幕进入倒计时,一座充满科技感的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已率先进入“参展实战”状态:风向风速、温湿度、雨量、大气消光系数、云顶云底高度、雷达回波等几十组气象数据在大屏上实时跳动,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曲线一目了然,这便是“南宁综合气象观测仪器装备及数据可视化平台”。该平台作为南宁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三级气象观测平台的一级平台,是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全力组织协调下,在各相关厂家积极参与配合,以及多位专家的细心指导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与南宁市气象局联合打造。这也是持续多年的“中国气象装备与服务展”首次由展厅搬到观测试验基地进行实时展示的创新尝试。
南宁国家气象观测场三级平台实景图
以往的气象装备与服务展主要展示非工作状态的设备或设备模型、图片视频等,今年的观众将在“户外展厅”现场看到实时运行的各种气象设备和采集的每一条数据,实现设备与实况数据的动态呈现。该平台一次性安装接入来自国内二十多家气象仪器装备研发制造厂商的三十余套专业探测设备,涵盖常规地面观测站、农田气象观测站、激光风、云、气溶胶探测雷达、微波辐射计、大气电场仪、雷暴监测仪、小型天气雷达、毫米波测风雷达、机动观测设备等多类新型观测设备,通过统一时钟、统一质控、统一数据可视化,直观展示各类观测数据产品。
南宁国家气象观测场实况数据可视化平台
整个观测平台和数据可视化平台把“静态展厅”变成了“动态看板”,让气象探测技术可感、可视、可信,为推动中国—东盟气象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未来,基地还将围绕“观测即服务”、协同观测等,推动气象局、企业、高校等联合开展气象观测科学实验,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
本届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气象无国界,气象部门在数据跨境流动共享中开展了先行先试,在广西率先建成面向东盟的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推动出台全国首个气象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有力推进气象数据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助本次“实时现场展厅”的搭建,将助力中国与东盟在气象领域加快实现标准互通、数据互信、灾害联防,为后续开展更多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了很好的探索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