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信息、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清洁能源、人类健康……气象服务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吉林的雾凇、庐山的云海、香山的红叶、蓬莱的海市蜃楼、峨眉山的金顶佛光……气象服务挖掘丰富气候资源,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来,气象服务不断挖掘丰富气候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助力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厚植绿色底色。
为展示各地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成果。2025年9月11日,在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上,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环球网共同发起,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地方政府代表,共同启动“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活动将通过技术研究、国际传播与产业赋能三大体系,系统梳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全力推动区域绿色品牌建设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样板。
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气象经济论坛活动现场
以技术为底,拓展气象服务
赋能产业发展边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气象生产资料的不断丰富,气象已成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重要支撑,“气象+能源”“气象+农业”“气象+康养”......近年来,“气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蓬勃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是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成立十周年。十年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以技术研究为基,加强“产学研”科技创新协同,开展气候生态资源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发掘各地的气候禀赋和产业潜力,推动气象与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2016年,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创办“中国天然氧吧”品牌,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同年4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首个团体标准《气象旅游资源分类与编码》正式发布,拉开了气象文旅深度融合、携手推动气象旅游资源开发的序幕。7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完成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的团体注册,开启了气象服务团体标准体系的建设之路。
2024年,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正式发布首部气象经济蓝皮书——《中国气象经济发展报告(2024)》。报告为气象经济研究开辟新视角,填补了国内气象产业研究的空白,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数据参考。发布《中国气象旅游发展报告(2024)》,推出“中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深入推动气象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发布《2024中国“避暑消夏好去处”气象旅游研究报告》,深入挖掘国内七大类共60个特色“避暑消夏好去处”,将气象资源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以气象之力助力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值此之际,环球网与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联合启动“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将进一步挖掘地方气候资源价值、推动“两山”转化、打造区域绿色品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以传播为媒,推动形成
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生态环境议题天然地超越国界,具有国际传播属性,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对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深远启示。
“两山”理念提出20年来,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通道不断拓宽。截至2024年,全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等转化路径和生态市场、生态旅游等实践模式,建成7批共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让良好生态环境释放出无限经济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长至28.6%,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3.2%,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86%,超过全球新增装机的一半,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超过35%,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态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70%,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渐成风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绿色动能。
“两山”理念践行二十载,写下了一份精彩动人的“中国答卷”。“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将以传播为媒,邀请驻华使节、中外主流媒体,去看、去听、去感受各地好气候孕育的好产品、不同气候培育的多彩非遗、变化万千气候展现的万千风景,展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共进的发展路径,让中国生态文明的智慧与实践照亮全球共同的可持续未来。
以产业赋能为落脚,
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技术研究到国际传播,“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最终落脚于为地方产业赋能。通过气象经济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等平台,有效对接国内外产业资源,推动区域绿色品牌建设,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2024年11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在北京发布首部《气象经济蓝皮书》。2025年7月,以“气象融入新经济,携手共创好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成功举办。博览会设立“新质生产力”和“民生服务”两大板块,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经济、气象卫星遥感等前沿科技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成果,呈现气象康养、大健康、气象科普等气象赋能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全面展现气象科技驱动产业升级的强劲动力。从理论到实践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充分彰显“气象+”与“+气象”产业的巨大潜力。
“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是全球首个以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参与主体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秉承 “互联互通互赢、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促进全球商协会资源共享、互动融合、协同发展。大会每年举办一届,主要由开幕式暨主论坛、各垂直领域权威论坛、国际商协会展会、以及项目对接会组成。是集中展现全球商协会服务体系、优势资源、会员企业及品牌、经贸往来和模式创新的综合性平台。力求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发挥商协会资源优势,拓展国际合作新蓝海。
二十年春风化雨,十载绿意盎然。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也是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成立十周年。“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将以技术研究为支撑,通过案例调研与体系构建,最终形成成果案例集,优秀案例将收录于《气象经济蓝皮书》;以国际传播为媒介,通过专题栏目、多元报道和全球媒体矩阵,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产业赋能体系实现价值转化,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气象经济博览会等平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
创新实践案例征集启事
一、征集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系统发掘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在气象服务助力“两山”转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气象赋能特色产业发展,气象服务理念创新传播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案例。通过宣传推广,凝聚社会共识,汇聚智慧力量,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二、征集时间
第一阶段案例征集:2025年8月15日—11月1日
三、征集对象
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均以单位名义申报)。
四、征集内容
本次征集聚焦以下四个实践方向:
1.文旅篇:聚焦“两山”转化,围绕重点征集在气象旅游(如云海、霞光、冰雪、雾凇等特色气象景观旅游,气候康养疗养,冰雪运动、观星等气象旅居)、气象文化(如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气象结合)、环境气象融合(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三大方面的创新实践案例,充分展现优质环境与特色气象对文旅产业的赋能价值。
2.产业篇:重点征集以气象数据为核心驱动力,体现不同气候区域产业发展特色,以及气象赋能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案例。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低空经济发展、商业航天服务保障、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区域特色农产品气候优品等领域,展现气象在推动“以业兴城、以城孕业”的产城融合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3.科普篇:重点征集为促进和加强气象科普工作,推动科普创作创新,传播“气象+”在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中应用的创新实践案例。征集类别包括:图书类、图文类、音视频类、课件类、文创类、研学基地类等气象科普实践成果,展现气象科普新成效,传递科学的气象观。
4.传播篇:重点征集在气象传播领域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影响力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宣介、美丽中国建设成效展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气象+”及“+气象”产业发展报道等主题,挖掘推广具有深度、广度和良好社会效果的传播案例,激励引导宣传部门、媒体及相关从业人员聚焦气象经济产业,为气象服务美丽中国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5.其他: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践行“两山”理念的相关案例。
五、材料要求
1.真实性:申报材料须真实可靠,核心内容应有具体、可量化的数据或事实支撑。
2.可读性:材料撰写应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特色彰显,语言精练,逻辑清晰,具备较强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3.完整性:申报材料须严格遵循活动主办方提供的附件《“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创新实践案例撰写模板》要求进行撰写,字数控制在2000—3000字。需附相关图片(高清)、数据图表等辅助材料,以增强案例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4.报送要求:申报材料(含文字、图片等)请以Word电子文档形式,于征集截止日期前发送至指定邮箱:zhangmengmeng@huanqiu.com。邮件主题请统一标注为:“【申报单位全称】+美丽中国气候生态创新实践案例申报”。
六、活动流程
1.通知发布(2025年8月15日):由环球网、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正式发布征集通知。
2.调研走访(2025年9月11日—11月1日):主办方视情组织对部分申报案例进行实地调研与走访核实。
3.征集截止(2025年11月1日):案例申报通道关闭。
4.成果展示与对接(2025年11月12日):精选案例在环球网官网进行专题集中展示,并组织主流媒体进行同步宣传报道;案例成果择优收录至气象经济蓝皮书;举办成果发布及产业资源对接会。
七、品牌价值
1.产业对接:优先邀请入选单位参与由主办方组织的驻华使节、中外主流媒体、行业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调研走访活动;优先参与环球网及协会主办的各类展会及产业对接会,促进品牌推广与项目合作落地;成果可推荐进入“环球好物”平台进行重点推介。
2.成果输出:案例成果将择优收录至气象经济蓝皮书,在年度论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等重要国际国内会议场合进行案例展示推广。
3.传播赋能:环球网整合国内外主流媒体资源,为案例成果提供定制化、多渠道的整合传播方案,实现亿级曝光流量精准导入。
八、 联系方式
联系人: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吴媛媛(13989900425)
环球网 张萌萌(15001082551)
投稿电子邮箱:zhangmengmeng@huanqiu.com
九、附件下载
https://energy.huanqiu.com/article/4Nv8x612AR7(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