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气象服务赛道决赛圆满落幕,气象数据赋能多领域融合发展
最新动态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气象服务赛道决赛圆满落幕,气象数据赋能多领域融合发展
2025-09-171

9月14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北京分赛气象服务赛道决赛暨成果路演活动在门头沟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智能文创园成功举办。作为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北京市气象局主办,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和平谷区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等单位协办。来自全国的13支决赛参赛团队同台竞技,集中展示气象数据在服务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民生保障中的创新实践与应用成果。

图片

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气象服务赛道共征集到31支参赛团队,参赛主体多元、覆盖面广,吸引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6家高校科研院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国家级业务单位以及中国铁塔、中国联通、中再巨灾、龙源电力等25家行业龙头企业踊跃参赛,充分展现了产学研用各界对气象数据创新应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经过初赛遴选,最终13支优秀团队脱颖而出,齐聚门头沟展开角逐。

图片

活动现场,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在致辞中指出,气象数据在赋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提升灾害防御能力、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数据要素×”大赛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思想碰撞与成果转化的纽带,为气象数据释放乘数效应提供了生动样本。希望通过本次大赛涌现一批示范成果,推动气象与多行业深度融合,构建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

图片

北京市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李超表示北京作为全国首个开展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的城市,在机构建立、技术融合、场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期待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气象数据潜力,持续推动气象数据要素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不断提升气象数据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气象数据市场体系,推动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迈向更高水平。

图片

门头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文松表示,门头沟区已构建起“数据集聚—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区域通过政策精准赋能、资源高效整合,持续优化数据要素发展环境:一方面,依托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平台支持;另一方面,联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与行业龙头,搭建数据共享与场景对接平台,推动气象、交通、能源等多领域数据跨界融合。期待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让更多气象数据创新项目在门头沟扎根生长,助力区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据要素创新高地。

跨界融合:气象数据融合应用亮点纷呈


此次入围决赛的13个项目聚焦“气象数据决策新模式开发”和“气象数据产品服务创新”两大方向,展现了气象数据在能源、交通、保险、农业等领域的跨界应用成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智慧交通领域,“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车路协同气象服务产品” 实现了车道级气象环境监测与自动驾驶控制的联动,通过车载设备与路侧系统的数据融合,为无人驾驶提供降雨、低能见度等风险的实时预警;在能源领域,“海上风电风险防范与智慧运行解决方案”构建了气象海洋耦合的高分辨率预报系统,已在全国30 余个风电场应用,通过精准预测作业窗口期降低运维成本数千万元;面向民生保障,“暴雨灾害全周期保险风险减量模型”融合气象、地理与智能网联数据,构建风险预警开放平台,推动保险业从 “事后赔付”向“事前预防”转型。

为确保赛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大赛组委会邀请来自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气候中心等机构的专家组成评审团,从创新性、实用性和产业化潜力等方面对参赛成果进行综合评估。专家一致认为,本届大赛项目更聚焦“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有效释放了气象数据的普惠价值。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作为协办单位,将继续以大赛为契机,积极推动气象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行业平台和桥梁作用,推动优质成果的落地转化和应用推广。下一步,协会将联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深化气象数据的场景拓展和产业应用,持续推动“数据要素×气象服务”创新发展,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气象智慧和行业力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