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许小峰会长任中国气象局气象与医疗健康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最新动态
许小峰会长任中国气象局气象与医疗健康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5-01-022

2024年12月26日,中国气象局气象与医疗健康重点开放实验室(下称“实验室”)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在北京协和医院举行。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出席大会并致辞。会上举行了实验室揭牌仪式、聘书颁发仪式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实验室主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下称“环境所”)所长王林等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出席大会的还有中国气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该实验室是国内首家医疗健康与气象环境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创新平台,对于推动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国家行动具有开创性意义。

△熊绍员副局长与张抒扬院长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近年来,气候变化日益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强化监测预警。”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的威胁与挑战,2024年6月24日,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主要依托单位,联合国家气候中心、环境所获批组建中国气象局气象与医疗健康重点开放实验室。实验室设学术委员会和成果转化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规划、学术方向等咨询指导,成果转化委员会主要负责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对接需求等。实验室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的综合协调与推进实施。

△熊绍员副局长致辞

熊绍员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实验室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为深入探索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熊局长提出四点期望:一是拓宽国际视野,以更高的站位、更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与健康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二是以实验室为枢纽,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机制;三是强化需求导向,加速推动成果转化,让健康气象科研成果更好地造福大众;四是构建结构合理、专业精湛、创新能力强的健康气象人才梯队,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免疫司环地处冀永处长才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综合处刘战强一级调研员致辞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免疫司环地处冀永才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综合处刘战强一级调研员出席大会并致辞。他们对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祝贺,并表示将全方位支持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执行副主任李湉湉教授介绍实验室建设发展思路

实验室执行副主任、环境所副所长李湉湉研究员介绍了实验室建设发展思路。实验室以“健康优先”战略为指导,秉承“协同、创新、开放、共享”理念,开展数据、网络、平台的资源融合创新,“识别-评估-预测-干预”的全链条科技研发创新,以及服务公众、政府、行业的转化应用创新。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彭斌、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胜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熊绍员副局长、张抒扬院长、许小峰会长、巢清尘主任、王林所长见证

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与中国气象局直属企业华风气象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实验室共建、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科普宣传等领域开展合作。

△黄建平院士作《气候危机时代极端天气-重大疫情复合灾害的研究》专题报告

△巢清尘主任作《加强科技支撑和产品研制,做实气候变化健康服务》专题报告

在学术报告环节,黄建平院士以《气候危机时代极端天气-重大疫情复合灾害的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疫情预测模型及预警、复合灾害的诊断分析与预警,提出建立多重灾害影响效应清单,多种传染病应对体系,以及加强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与研究的建议。巢清尘主任作《加强科技支撑和产品研制,做实气候变化健康服务》报告,她介绍了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与健康工作框架,并指出未来将持续扩大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的“朋友圈”,加强机理研究和风险评估、早期预警技术研发与应用、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

聘书颁发

▲熊绍员副局长为实验室副主任颁发聘书

▲张抒扬院长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张抒扬院长为实验室成果转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臧海佳副司长、张迪副司长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臧海佳副司长、张迪副司长为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副主任颁发聘书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